一般來說,成型機(注塑機)的規格或者射出量大小必須與塑膠產品的大小相匹配。成型機型太小,難以生產出合格的塑膠產品。成型機太大,運轉費用較高,且操作緩慢,增加了塑膠產品的整體生產成本。所以在選用成型機時,一般需要校核其額定注塑量、鎖模力、射出壓力、注塑模具在射出機安裝部分相關尺寸、開模行程和推出裝置等。
1.根據成型機最大射出量來選擇
注塑模具成型的塑膠產品和流道凝料總質量應小于成型機的額定射出量的80%,例如:塑膠產品和流道凝料總質量為100克,那么塑膠模具加工所使用的成型機額定射出量應大于等于100除以80%等于180克。
2.根據成型機最大鎖模力選用
當高壓的塑膠原料溶體充滿模具型腔時,會產生時塑膠產品分裂面脹開的力,即脹型力。脹型力大小等于塑膠產品和澆注系統在注塑模具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積之和乘以型腔的壓強,它應小于成型機的額定鎖模力,通常額定鎖模力的80%左右,以保證射出時不發生溢料現象。
計算公式如下:脹型力=塑膠產品投影面積A乘以型腔壓強P,鎖模力F大于等于脹型力除以80%。
3.根據成型機安裝部分的相關尺寸選用
為了能使注塑模具能順利的安裝在成型機上,并能生產出合格的塑膠產品,在選用成型機時,還必須校核成型機與注塑模具安裝相關的尺寸。首先,注塑模具的寬度必須小于成型機的格林柱間距。其次,選用成型機時應校核的部分包括格林柱的間距噴嘴尺寸、定位圈尺寸和模板上安裝螺孔的規格。
4.根據開模行程來選擇成型機規格
各種型號的成型機的推出裝置和最大推出距離不盡相同,選用正確的成型機時,應使用成型機動模板的開模行程與注塑模具的開模行程相適配。